第(3/3)页 所以自己要个一百五十亿,不过分。 “行,那就一百五十亿。” “但是这一百五十亿,不是给你红旗区的,你红旗区还没这么大的脸。” “这一百五十亿,是给你们北春市的。” “你要知道你们北春市去年的财政收入也才三百八十亿,给你们一百五十亿,我已经很厚道了。” “这一百五十个亿,你们红旗区能分多少,看你自己的了。” “我要考虑的是综合发展,不能光念着你们红旗区自己,懂吗?” “如果每个地方都是各扫门前雪,那就没必要成立国家了。” “这一百五十个亿,给北春市发展,你们每个市辖区都能借到力,这是好事。” “而且这一百五十个亿走的是人大专款,别担心层层扒皮的问题。” 师公说到最后的一句话,才是杨东最想听的。 他最怕的就是层层克扣,国家扣一笔,省里面扣一笔,到了北春市可能一百个亿都没有了,这样一来,红旗区还能要多少? 而有了师公这句话,自己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去跟北春市领导磨嘴皮子了。 首先这笔钱是自己跑来的吧? 其次这笔钱是人大专款吧?我师公厉害吧? 因此,你们市里面是不是得优先批给我们红旗区? 我也不多要,给我们七八十亿,不过分吧? “这笔钱,明年初给你们。” 师公继续开口,补充一句。 既然杨东是年底年初去红旗区担任区长,那自己肯定不能先把钱批下去,否则成不了杨东的政绩,自己批钱的意义就没了。 这笔钱,必须给徒孙赴任用的,这样才有排面。 人到任,钱到位,才能说话好使。 一个干部有没有本事,有没有人脉关系,看他到任有没有钱,就知道了。 如果一个新领导去了一个新地区,任何举动都没有,也没有新项目,那就说明他没人脉。 但如果一个新领导到了一个新地区之后,这个地区就开始源源不断的开展新项目,源源不断的进行固定投资,基础建设等等,那就说明人家是带钱来的,继而也能知道人家背景很大。 “行了,你出去,把你岳父喊进来吧。” “我还有八分钟,留给他。” 师公看了眼手表的指针,留给苏玉良八分钟时间。 他跟杨东谈话,用了十二分钟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