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章 请皇上下旨:禁止母亲干活-《收个太子当小弟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最关键的是什么?最关键的魏叔玉是魏征的儿子。一个自己曾经的‘敌人’,一个自己信任的‘敌人’,一个自己离不开的‘敌人’,一个能自由出入自己寝宫的‘敌人’。

    可以说,这完完全全就是这个可爱又可恨的老头,送给自己的礼物。

    “臣,臣......”魏征想说点什么,但是说不出来。

    要说现在心情波动最大的人就是他了。魏征对于魏叔玉不读圣贤书而一直耿耿于怀。他是多么希望自己的长子能通过科举,像他一样,成为朝廷有用的人才。

    如此在自己百年之后,魏府也算后继有人,不至于落败下去。

    可这魏叔玉从小就对圣贤书不感兴趣,逼着他学习的时候,他就睡觉。站着都能睡着,只要看到这些书,必定昏昏欲睡。

    但这小子,从小却对百家技艺感兴趣。魏征始终觉得儒家才是正统,百家技艺只是旁门左道。

    而且没有前途,更别说能和治国之道扯上关系。

    魏征一度对魏叔玉失望,不由才把心思放在儿子身上。在天上人间前,‘引雷轰身’让魏征隐隐感到,百家技艺或者说魏叔玉言到的自然之力,是可以利用的。

    这让魏征对魏叔玉有了一些改观。而在魏叔玉为母亲制作出改良后的织布机后,魏征在心底其实已经肯定了长子的成绩,只是嘴上没说而已。

    而今天,在皇上面前,两架机器表现得如此神奇,得到皇上的高度赞扬,让魏征脸上也光彩照人。

    他终于发现,其实报效朝廷的方法不止一种,其实他的儿子,一直都在为报效朝廷而准备着。

    只是他的儿子走的路和自己不一样罢了。

    此时魏征觉得他有些对不住自己的儿子,在没能全面了解儿子的前提下,就逆子逆子叫了很多年,而且从来没有一个好脸色。

    但自己的儿子在父亲不支持,并且全面打击否定的情况下,依然取得如此成绩,让魏征老脸有光。

    可不是么?一干国公,一干功臣,有一个算一个。谁的儿子有我大郎功劳大?谁?

    如果魏叔玉知道此时魏征的想法,他一定会脸红的。不管是这个飞梭织布机,还是珍妮纺纱机,都是魏叔玉盗用后世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品。

    如果说自己有功劳,那就是自己充当了一个搬运工的角色,将后世的科技搬到了大唐,仅此而已。

    “魏卿,你的功劳朕看在眼里。但魏叔玉此次功劳甚大,需你们几位好好研究研究,朕再下旨,如何?”
    第(2/3)页